最近blog寫少了, 不是因為懶惰。像我這樣的blogger, 工作時間需要全情投入, 工餘時間會約會朋友或男友, 還要不斷(!)計劃旅遊和啃書…於是呢, 我只可以從睡眠或是午飯時候“偷”點時間出來打blog, 但再累…我也希望堅持到底!(對!再次證明我患了寫blog強迫症。)
某友知道我很喜歡啃書, 最近一口氣從圖書館裡借了五本(!)好書給我。我無言感激, 但從來都以龜速啃書的我, 很抱歉地推卻了三本。本來我正閱讀《醜陋的中國人》, 試圖從柏楊形容的醬缸裡的蛆蟲, 儒學對中國文化的殘害, 反思整個民族的虛偽、表裡不一與奴性入骨的民族特質。友特地給我借來一本《來生不做中國人》, 作者鍾祖康把他在《開放雜誌》刊登過的文章修訂, 這提供了相當深入的比較和分析為何國家連年多災多難, 為何國人都非常自私自利又虛偽, 又提及儒學等等令中國人墮入一個萬劫不復的境地, 和中國近年畸形崛起的種種問題, 都值得令人深思。
我們生活在香港這一代人, 國家意識薄弱, 更是有點兒Identity lost的感覺。從前經濟好的時間我還在讀書, 到回歸後到英國留學半年, 大學時修讀政治的我在一眾英國同學之間更顯得迷失, Prof介紹我予同學認識時必要加上一段註腳, 介紹前殖民地與後現代基本法, 和先天性全民政治冷感等等, 一切都讓我感覺很迷失。英國室友覺得我一張中國人面孔與開放的思想, 跟其他內地留學生格格不入。不論我喜歡與否, 我也必需接受自己生來一張黃皮膚的臉, 他們知道我是一個香港人。
早前, 我不太明白也不認同遠方的友The Man Who Loves Everton對於媚共的華文報章的怨恨, 但我必須要承認那都是由於不了解, 也犯了奴性入骨的問題。今天, 從書本裡重新認識到自己的祖宗, 也回想起中學時代讀過的論語, 對於當年儒學的一字一句, 今天才真真正正了解背後的極端形式主義的歪途。
真慚愧…
4 comments:
有必要要那麼自愧嗎? prof需要介紹給你的同學聽, 那是因為你的同學們才疏學淺. 你不像中國留學生那樣, 因為你不是中國內地人. 那你沒有他們的特性又何需介意? "必需接受自己生來一張黃皮膚的臉"那即是說若果你有得揀你可能揀別的? 為的是什麼?
身為中國香港人, 我們有我們獨特的歷史提鍊出來的獨特文化. 不要像那些人常常掛在口邊, 無根無根的, 像什麼樣? 又不是沒了子孫根... 要不是大陸開始起飛, 我又信真的有人會認自己是中國人. 香港的笨蛋們又有誰會爭著認自己是中國人? 經濟起飛, 搞得好一個奧運, 就認自己是中國人, 和劉翔忽然跑嬴洋鬼子就封他一個民族英雄認他作自己的偶像又有什麼分別? 試看看劉翔當初沒有取得金牌, 又有幾多人會認他作偶像?
慚愧,是因為我不了解歷史,也不了解中國文化...從來都是書照讀試照考,但總不會抽身出來想一想文字本義背後的影響,特別是對儒學的重新詮釋。
我不是說要選擇自己的國籍,只是我們常說香港人..香港人,但在外國人眼中...華人就是華人,他們會問我們關於中國人的問題,待妳回應的時候,妳會感受到什麼叫Identity lost了...
到底要維護抑或化成第三身的去指責呢?這,絕對是值得深思的。
這個身分問題要到國外時才會強烈地察覺出來。我不止一次跟人家強調我是從香港來的中國人(用英文說,說中文時當然說香港人就算)。因為連我自己也很明顯地感到自己的想法、文化背景(又中又西)跟中國大陸人有點不同。
這份感覺是難而言喻的。
只有親身經經才會明白,頃刻腦袋停頓了的數秒,最後只好唯唯諾諾地混過去。
或許readandeat也有這樣的經驗吧...謝謝妳的留言。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