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到了露宿者之家探訪, 原先的計劃是到區內派毛毯, 但由於時間關係便只容許我們跟幾位過來人露宿者聊天又參觀中心。
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露宿者, 那些面孔都散發出說不出的滄桑感。從沉鬱的眼神, 面上留下的歲月痕跡, 不難想像他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悲情故事。
有一位義工竟然問︰「為什麼你會變成露宿者?那, 你的家人呢…」那位伯伯面有難色, 答︰「曾經…我也有家人, 不過因為一些事情…我一個人離家出走, 家裡的東西被社署沒收了, 公屋也沒收了, 最後我變成無家可歸。一個人瞓街一年多, 行到邊就瞓到邊, 試過一次在九龍公園瞓咗, 點知我唔知醒, 結果被保安鎖咗喺公園成晚, 要第二朝早上五點先可以出返去。又試過瞓海旁, 有時被雨濺濕身, 早上又會被保安趕走…」伯伯說著自己的故事, 他那雙失望的眼睛到現在我還記得…到底眼前這個伯伯, 經歷過怎樣的事情呢?也許, 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
一個無依無靠的伯伯, 可以怎樣生活?伯伯說自己今年六十一歲, 想找工作又被嫌棄年紀太大, 平日只可以到24小時營業的麥噹噹打發時間, 也有一些時候會被店員驅趕, 這樣的生活是我們不能夠想像的!後來有一天, 伯伯給外展社工發現, 並帶他到露宿者之家安排入住。一般來說, 露宿者可以向社署申請綜緩, 需要一個月時間審批, 假若入住的露宿者身無分文, 中心可安排一些食物以解決燃眉之急, 而每人每日的餐費津貼是港幣八元(平均四元一餐, 早晚兩餐)。你們會問︰「八蚊?食得啲咩?」伯伯沒有怨言, 反而非常感激地說︰「香港的社會福利其實已經很好了, 能夠安排地方我容身, 更有食物的津貼…」伯伯更被社工感動成為了中心的義工, 到區內派毛毯和以過來人身份關心及鼓勵那些露宿者, 為社會盡自己的一分力。
最後, 我們並沒有機會參觀入住露宿者的床位, 有些義工不經意地進入了那些宿舍, 說︰「嘩!好髒啊…好似將條街搬咗上樓咁!」伯伯說︰「是的, 沒有人清理而四處都是蝨, 每兩個月才做一次滅蟲(!!), 我只是想快點搬入公屋。」
社工告訴我們一眾義工, 其實還是有很多露宿耆不願接受幫助, 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會繼續外展工作(至深夜一時半), 希望可以盡量減少區內露宿者的人數, 但油尖旺一帶人口密度高又是黃賭毒的集中區域, 不少露宿者更是癮君子, 令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我真的希望我們的社會可以更關注這些問題, 這樣政府才會投放更多資源如增加外展社工的數目或者改善露宿者之家的環境。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by Phil Collin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